比亚迪5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秘密
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这成就放在全球,那也是遥遥领先!
因此外界就非常好奇,作为创始人的王传福,到底是如何做到的?
(资料图)
王传福创业史
如果仔细研究过王传福的创业史,就会很容易从中窥探一二。
王传福出生于1966年,在南下深圳创业前,他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,拥有外人羡慕的“铁饭碗”。
但王传福,显然不满足于此。
1994年11月18日,王传福带领20多人创业团队在深圳布吉租来的冶金大院里开始创业。
1995年2月,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,最开始主要的业务是生产镍镉电池,后来又转产锂电池。
因为王传福发现,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,电池产业一度成为“贵族产业”,但由于中国起步晚,用的也都是国外买的电芯来组装。
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,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,甚至被淘汰,所以王传福敏锐的察觉到,电池核心技术,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。
而在比亚迪成立的15年后,也就是2011年,另一个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才刚刚建立。
经过努力,比亚迪不仅填补了国内二次充电电池的技术空白,还一度超越全球电池巨头,在2003年,比亚迪更是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供货商。
然而,王传福并不满足于此。
2003年1月,比亚迪收购“秦川汽车”,进入汽车行业。有人就不理解了,做电池做得好好的,为啥突然造车?
对此,王传福解释说,这是因为他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。
把电池的技术和汽车的技术进行联动,开发新能源汽车、开发电动汽车,这是比亚迪进入汽车业的初衷。
而彼时,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车刚成立。
2005年,比亚迪推出F3车型,最大的亮点就是万元,就可以买到“丰田花冠”,一度非常热销。
2008年,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桩的双模混合动力汽车F3DM,正式进入新能源车领域。
2010年1月,比亚迪首款纯电动大巴K9研制成功。2010年5月17日,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首批车辆交付。
而“蔚小理”国产电动车新势力们,还要等4、5年后才诞生。
凭借着扎实的研发实力,比亚迪稳稳占据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鳌头。在混动和电动车领域,成为了妥妥的老大哥。
2013年以后,以朝代命名的秦、唐、宋、元、汉等品牌车型陆续发布。
也正是从2013年开始,比亚迪连续8年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。
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,比亚迪准备了20年才迎来如今的高速发展,而且在多个节点中都是提前布局,从而能以更快的优势领先对手。
当然了,提前布局的实力基础,在于比亚迪拥有众多的核心技术。
比如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,安全通过针刺测试,不起火不冒烟;
e平台,打好智能电动汽车的基石;DM混动技术;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,打造消费者“闭眼买,尽情开”的电动车;
易四方,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创的分布式驱动结构;云辇,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...
比亚迪研发实力也是非常雄厚,相关研发人员超9万人,拥有11大研究院。累计申请专利超万项,获得专利授权超万项,遥遥领先竞争对手。
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,获得15项专利授权。
这就像是练绝世武功,如果底子没有打,再好的武功秘籍也是白搭。
而比亚迪正是因为底子打得非常牢固,从而能在新能源方面可以一骑绝尘。
从2008年第一辆比亚迪F3DM发布,到2021年5月完成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比亚迪花了13年;
从100万辆到300万辆,比亚迪仅耗时一年半;
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,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。
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,更是见证中国品牌的力量。
不仅如此,比亚迪在其他领域也不断尝试,比如造芯片、造手机、造火箭、造口罩、甚至还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的超声骨刀。
虽然说隔行如隔山,但是对于比亚迪来说,好像并没有那么难。
跟所有的家族企业一样,比亚迪这家公司身上有很深的创始人烙印,而王传福毫无疑问是那个最核心的人。
这么说吧,在每一个关键的战略节点上,王传福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。这让比亚迪能一直在风口上。
更重要的是,每次的选择,并不是拍脑袋随意决定的,而是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、科学验证的,而且是以社会需求,以解决问题为导向。
结尾
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,哦,对,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!
如今比亚迪在王传福的带领下,正在一直快速发展,期待未来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消息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