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观焦点:湖北襄阳襄城区:土地托管托出富民增收路
麦收过后,广袤的田野上仍然是一派忙碌的景象——农户们正抓紧准备化肥和种子,迎接即将到来的夏播。
(资料图片)
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何湾村张亮家庭农场,烘干麦子、预备售粮、筛选夏播种子,大家一刻不得闲……除了精心侍弄自家近180亩土地外,张亮家庭农场还扮演着“田管家”的角色。何湾村及附近村孤寡、残疾农户无力耕种的零散田地,均可托管给张亮家庭农场,由农场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流程“保姆式”服务。
近年来,襄城区通过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,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服务等新兴业务,进一步拓宽为民服务领域,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,更好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,绘就一幅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富足图。
土地放进“托管班”
走进张亮家庭农场,映入眼帘的是几台大型粮食烘干机,农场内还配套了粮食储备仓库和地磅。6月初,连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小麦正常成熟收获,这些粮食烘干机却派上了大用场,及时烘干农民们抢收的麦子,平均每天烘干量达120吨,避免了麦穗发芽、霉变,实实在在地保障了农户们的切身利益。
何湾村70多岁农民王振中的妻子是残疾人,儿子在外地打工。近年来,王老汉夫妇单打独斗侍弄自家的10多亩土地越来越吃力,便把土地托管给张亮家庭农场。夏收时节,张亮家庭农场帮王老汉收割了麦子,并第一时间烘干,后又收购了王老汉的麦子。“从种到收再到销售,农场提供全托管服务,零散的土地就像进了‘托管班’,农户啥也不用操心。”采访中,张亮这样介绍道。
土地托管解决了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,留守老人、妇女无力种地的困境,有效避免了土地撂荒,也帮助当地家庭农场、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,破解了“谁来种地”和“地怎么种”的问题。
何亮的父亲告诉笔者,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,近年来,北斗设备安装到了大型收割机、烘干机上,使工作效率越来越高,惠农补贴资金也及时到位,促使农场规模越来越大,逐渐成为附近乡亲们最信任的专业农业合作社。“我们计划通过土地托管服务更多农民,预计今年整体粮食种植面积接近500亩,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。”
让“短板土地”焕发新活力
据了解,襄城区尹集乡聂营村土地肥沃,水资源充足,适宜水稻、小麦、油菜、蔬菜、果树等种植。2020年9月,该村成立了襄城区全新农业专业合作社,走出了一条农户增收、村集体经济壮大的“共赢之路”。
该合作社采用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生产模式,入社成员189人,带动农户223户,截至去年底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,托管土地2000余亩,可为村民提供谷物种植服务、农业机械服务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等。
“如今,从种到收都不用操心,以土地入股就能参与收益分红。”“一家人都在外打工,家里的近10亩土地托管给村里,实实在在解决了无人种地的问题。”提起土地托管,聂营村的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。
襄城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农民外出打工,耕地无人照看,土地托管则有效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,让良田现丰景的同时,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机械化,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共同受益。截至目前,襄城区全新农业专业合作社总资产达330万元,年产值近500万元。
下一步,襄城区将以为民、富民、利民为着力点,提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水平,做实做细土地托管服务,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,促进粮食增产、农业提效、农民增收,“链”动群众共富梦,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(陈霜、周向华、董美丽)
标签: